日語中的漢字怎么理解「日語中的漢字你知道它的含義是什么嗎?來看看日本人怎么說」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。
大家看日漫日劇的時候就會發現,字幕上的日語中間,夾雜著很多中文。甚至有時候一句日語,憑著里面的日漢字,就可以推測出這句話的意思。所以中國人學習日語,會更加得心應手。那么日本人又是怎么看待日語中的“漢字”的呢?
零基礎日語資料我相信這里有很多想要學習日語的朋友,小編是一名從事了5年日語線上教育講師,我整理了一份適合零基礎學習的日語資料,送給每一位想學日語的小伙伴~私信扣【1】領取日語學習資料哦~

比如日本人如果將全文用假名書寫下來,輔之以空格,這是最容易幫助日本文盲讀清楚大概意思的方式,但是如果將全假名扔給“漢語母語者”的話反倒效果會變差,因為沒有一個漢字。

比如說日語單詞“顧みる”,中文意思是“回頭看,顧慮,照顧”,它的假名寫作“かえりみる”。
日本人看“顧”這個詞其實是在看“かえり”,對于大多數日本人而言,漢字是一個用來“讓文本長度變短”的存在,使自己的文本變得更加簡短易懂,在這個單詞里,集齊“かえり”,自動變成“顧”,如果“顧”忘了怎么寫就乖乖寫“かえり”,所以日本人的腦海里基本上不會浮現出“顧”這個漢字的,也就更不會思考“顧”這個漢字的含義了。

但是中國人就完全不一樣,看到了“顧”這個字,就直接反應是“顧”的繁體字,然后想到了“左顧右盼”、“顧忌”、“照顧”等等各種含義,這也就不難理解“顧みる”的意思是“照顧”了。但是中國人往往看到了“顧”字很難反應出“かえり”,這個就是中日在面對詞匯時出現的不同反應。

還記得文章開始問我“打開”是什么含義的日本人嗎?其實他是很努力在學習中文,并且開始學會使用“孤立語”的思維思考單獨的每個漢字,但是,實際上對中文完全不了解的日本人是不會這么思考的。
比如,有一個特別漢語式的日語詞語叫做“要冷蔵”,這個在很多日本產品上都能看見它的身影,很簡單,意思就是“需要冷藏”,但是許多日本人將這三個字直接理解為一個單詞,根本理解不了“要冷蔵”如果作為孤立語時“要”是“需要”的意思,也就更加難以引申了,如果和日本人說“要計算”這種漢語思維造出來的詞的時候,雖然日語中沒有這種用法,但是日本人多半會理解不了。

中文作為象形文字的引申
這就是日本人在學習中文時的疑問,中國人在學習母語的時候遇到了不會的漢字的確是能標拼音,但是拼音不像日語中的假名可以用于書寫,而且拼音對于漢字的圖形記憶沒有任何幫助啊!
這個其實就是漢字作為象形文字的優越性體現了,如果遇到不會的字,一般會翻開詞典,查找偏旁部首、筆畫、拼音等條件將文字“鎖定”。
但是日語缺乏漢字作為“象形文字”這方面的用處,我來淺顯的舉個例子。
比如說日語中的“輝く”,其中的“輝”就是“輝”的繁體字,其實這個詞的意思就是“光明”、“閃耀”的意思,但是沒有幾個日本人是通過“輝”的“光字旁”來直接了解他的含義的。

再舉一個例子就是和制漢字“峠”,這個是一個高級日料的名稱,中國人喜歡把它稱為“山上下”,但是它的的確確是個日語單詞,意思是“山頂”,有個“山字旁”,對中國人來說哪怕是不告訴意思,也能知道和山有關。

這就是為什么在當年《聲の形》上映的時候,好多日本人看成《蟹の形》的原因了,中國人壓根就不會出現這回事。

不知道各位是怎么認為的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