廣東奶茶消費第一名「瞄準12元營業額逆勢漲40這家茶飲成為廣東校園頭牌」 今天小豆培訓網學歷教育小編就來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。
茶飲生意正在復蘇,已有品牌逆勢增長。
發源于廣州的桃園三章,瞄準蜜雪冰城和茶百道的價格縫隙,以12元的產品均價,在110多個廣東高校成為茶飲頭牌。
目前,桃園三章已在廣東及周邊開出500 門店,在今年疫情影響下,店均營業額還增長了40%。
在競爭最激烈的廣東突圍,他們是怎么做的?
店均營業額提升40%
廣州校園的“茶飲頭牌”
提到桃園三章,可能很多人會有些陌生,但在廣州的學生群體中,卻是圈粉最多的奶茶一哥。
2019年成立的桃園三章,從學校門口的一家小店出發,瞄準了茶百道和蜜雪冰城的價格縫隙,以12元的核心價格帶,符合學生審美的品牌調性,迅速崛起,連開110家 校園店,成為廣東校園茶飲頭牌。
校園店的成功,為桃園三章打磨了產品、店型、盈利模式,在校園站穩腳跟后,桃園三章開始進軍廣東市場,主打20~40平米的高坪效外帶店模式,開店500 ,僅廣州市就有100多家門店。
昨天,在桃園三章召開2.0發布會之際,我和其創始人張奮聊了聊。
2、建立產品庫,菜單“因店制宜”
在校園站穩腳跟,繼而開拓廣東市場時,桃園三章第二步就是建立產品庫,菜單“因店制宜”。
和瑞幸咖啡在校園店和寫字樓店,推不同的產品和套餐類似,桃園三章在學生和白領群體中,也采用了不同的價格和產品組合。
“因為校園市場和白領市場的差異性,我們品牌在早期就建立了產品庫,有超過50款優勢產品,不同地區、不同業態、不同季節菜單產品會因地制宜,形成差異化,滿足最大公約數顧客的需求。”張奮表示。
在此次升級中,桃園三章精簡了菜單,目前2.0菜單售賣的產品SKU為28款,產品毛利率平均約60%。
3、超前配備運營團隊,保障門店存活率
對于初創期的小品牌,后端成本很多時候是不能承受之重,因為當門店數量少,無法攤薄總部運營成本時,品牌在前期會承受巨大壓力。
初創期的桃園三章,同樣面對這個問題。如果沒有供應鏈、運營、品牌、外賣運營專業團隊,加盟商的存活率不好保障,但多建一個部門,就是成本。
桃園三章選擇了更難走的路。
“在品牌只有200家門店的時候,我們公司的運營團隊已達130多人,督導團隊25人,平均1名督導管理10家店面,這也是品牌能在這么激烈競爭環境下得以發展的關鍵。
在供應鏈上也是超配,在100多家門店的時候,就規劃了5000平方萬科國際物流倉儲中心,配備了500平方的冷庫,同時在廣西設立分倉,達到了一周2配的需求。”
4、差異定位“茶拿鐵”,增設咖啡產品線
去年10月份,桃園三章啟動了升級籌備工作,今年2.0版本開始落地,在以往奶茶爆款海鹽撞奶、大滿貫系列基礎上,重新定位為“中國茶拿鐵”,增設咖啡產品線(果咖、奶咖類產品),并定下了“更好奶茶,喝茶拿鐵”的廣告語。
拿鐵,是咖啡的經典款產品,也是國內咖啡領域銷售占比高的品類。
“通過價格矩陣的搭配設計,讓整體菜單價格沒有顯著提升的同時,客單價同比增長了30%,直接提升了門店的業績。”張奮告訴我。
每天賣出3萬杯
“茶拿鐵”能跑出大品牌嗎?
新茶飲的發展,是伴隨著鮮果茶的升級,從果味飲品到真茶真果。
價格從10元以下,升級到了30元以上,從一線城市逐步流行到下沉市場。
在這個過程中,鮮果茶賽道也迎來了一次性價比大PK,最終行業大部分品牌把鮮果茶的價格錨定在15~20元。
在張奮看來,“如果說多料、水果茶,代表的是過去5年的飲品市場紅利,從2022年開始,我認為清爽型奶茶會迎來紅利期。”
從1987年,第一杯珍珠奶茶在臺灣誕生,到現在奶茶已經暢銷35年。
但這個品類仍然存在大量升級的空間,足以支撐多個大品牌的誕生。作為茶飲另一個經典品類,奶茶比鮮果茶誕生時間更早,味型普適度更高,但大部分的奶茶,在茶飲品牌的菜單上,差異化并不明顯。
定位中國茶拿鐵,桃園三章有2個考量:
第一是做奶茶的品質升級品類,以更好的綜合性價比,為年輕人提供清爽,好喝,不貴的產品。
第二是為發力咖啡做準備,今年是咖啡的品類爆發期,定位茶拿鐵,為桃園三章未來在咖啡賽道發力,做好了鋪墊。
奶茶的品類升級伴隨著巨大的市場機會,咖啡品類的爆發也是一樣。
任何品牌的崛起,都伴隨著品類的紅利。桃園三章能不能把握“中國茶拿鐵”這個品類機會,達到奶茶與咖啡的雙向引流?我們繼續關注。